绩溪视窗 网站二维码
绩溪电信
伟大的变革
钱学森 绩溪视窗 新春走基层
榜样3 国家安全教育日 360行
当前位置: 绩溪视窗 > 文章详情

清凉峰传奇

作者: 邵启明 文章来源:绩溪视窗 点击数: 10073 更新时间:2016/7/16 21:04:59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拥有奇松、怪石、云海、瀑布“四绝”的黄山早已成为世界名胜,为世人所推崇。而既集林海、花海、石海、云海等自然景观于一身,又极具神话传奇色彩、科研价值的黄山的姊妹峰——清凉峰,则是近些年才秀容初露,日趋为广大游览者所青睐

    清凉峰,就座落在绩溪县城的东方,是绩溪登源龙川河的发源地。龙川山脉直上就是清凉峰的,峰顶海泼1780余米。其主山脉东至浙江省临安市,南至歙县岩寺镇,西至绩溪县荆州乡的小九华,北至浙江省齐云山,四面山脉名胜无数。

这里又有着远古时代千古不变的神话传说,有“通天河”、“上龙池”、“十八龙潭”、 “磨盘石”、“棋盘石”、“关王刀”、“背妮岩”、“头志石”、“戏台石”、“烂田凹”、“百丈岩”,“隐居堂”、“庵基道姑圣地”、“蛇墓坑”、“上雪观音堂”、“天子墓”、“江南第一关”各类奇形怪石、美丽胜景都有其不同之传说。

清凉峰的上龙池、下龙池有着神话般的传说。自从唐朝开始直到解放前,每逢干旱季节,远近成千上万的农民来到龙池,祈求龙王降雨解荒。他们成群结队,肩挑水桶,川流不息到龙池内取上圣水,回去倒入干旱田地,盼望圣水显灵,引来龙王下雨解旱救灾,在那政治腐败、社会黑暗、民不聊生的旧中国,农民有苦难言,只能求神拜佛,寄希望于神灵。                                                                                传说中清凉峰的十八龙潭是龙王所居的宝宫之府,其潭底直通杭州市的八角井,木匠祖师鲁班随师傅在杭州建造众多寺院、宝塔、庵堂、朝厅等大型建筑所用木材都出自于清凉峰,而且都从十八龙潭输入,从八角井取出,这条运输线全由鲁班一人管理、接用,直到有一天在建造一项重要工程将要结束时,鲁班说:“木材已够了。”其实还有最后一根木料已从清凉峰十八龙潭输入到了杭州市八角井井底而没出来,但经鲁班仙师的“金口”一开,井底运输通道立刻关闭。经过清点,结果少了一根,鲁班遂将一根大木材一分为二,分别制成一大一小两根梁柱,小梁放在不太重要的部位,把大的木材制成主梁放在厅堂正中,园满地完成了这个重要建筑,而且显得蔚为壮观,主次分明,围观民众无不目瞪口呆。鲁班从此名扬四海,人们称颂他神通广大,尊为木匠宗师,流传至今。

通天河在百亩高山草坪之间,这里泥土深厚,是上龙池和下龙池所在的宽阔地带。放眼望去,一片绿色草地,草地的中间往上部位有一个澄澈的水池,满池的清水一望见底。水中有清一色的草叶尖鱼。这里既看不到有清晰的水源,又是在高山顶上,此鱼从何而来?古传,元朝有位仙师,人唤汪半仙,带了两个仙童云游江南,途经此处见很多绩溪、歙县两地的农工在此砍伐树木,锯板取料,这些农工路溯登源龙川河而上,攀江南第一关(当地人称逍遥岩),翻山越岭来此,把伐下的树木制成半成品后,再运往屯溪老街建楼房。这些男、女农工均过着极为困苦的生活,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取,更谈不上用水洗脸、洗身,尤其是那些女工,脸总是黑压压的,披头散发,臭味满身无法料理,见此情景,汪半仙深感同情,就命二神童,一开通天河,一筑蓄水池。河通池成之时,汪半仙随手从身边摘取一把尖柄草叶,往河池一撒,瞬间满河满池的草叶尖鱼。鱼儿有大有小,活跃可爱,大的可以取出食用,味道鲜美,荣养丰富,小的逗人喜爱。农工可以在池中舀水食用,取水浴身。这池水是永远也取不完,用不尽的,再干旱的年份它都能始终保持原有水位,而且永远是清澈透明的。农工们无不兴高采烈,欣喜万分。到了夜晚,农工们要举行聚会,为感激汪半仙的造化和营救他们于苦难之中,唱歌演戏。他们利用近处山上的一处大石岩作为戏台,但苦于当戏台的岩石后面高出的石崖挡住了月光老人发出的光线,又苦于无其他能照亮戏台的灯火,汪半仙安慰大家不要急,即命持锤仙童,一锤将台顶上的后岩石打去,打下的岩石至今还留在戏台石的下面,戏台再无遮拦,任于月光照射。这就是“戏台石”名称的来历。

    汪半仙与农工一道生活了很长时间,又见妇女们头发很长挡住了她们的视线,既难看,又妨碍她们的劳作,给劳动和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又没有理发师傅,妇女们只能用山上的树皮、草藤围扎长发。于是,汪半仙就命二仙童一人持金光宝锤,一人持金光宝剑,利用近处的一奇岩怪石,锤打剑削,不一会就制成了一块“头髻石”作为样子,让妇女们天天早上面对“头髻石”,照样梳理成好看的“头髻”。近邻女人见了,个个想学,她们如同看到仙姑样看待这里的妇女,慢慢地女人扎“头髻”的方法流传开来,普及到大多数的中国妇女,经久不衰。

汪半仙看到这么多男男女女农工转道百余里路程,到此砍伐后,还要艰难曲折地运回,问何缘故。农工说:“从逍遥岩外登源龙川河直到绩溪县城都是砂地,不能生长出树木,我们也种不活清凉峰上的树苗。”于是,汪半仙命二神童采集清凉峰的松树种子,随后散布到登源龙川河两岸山上。自此,龙川河两岸不再是光山秃岭,而是漫山遍野的松树、灌木丛林,农工们也不用再上清凉峰上砍树伐木了,原来光山不长草的砂土变成了森林茂密的绿色海洋,清凉峰上百里参天古木,成为大片的原始森林。汪半仙此后还沿途将清凉峰上的树种散布徽州的各个山川,为徽州的绿色美景播下了种子。

    蓝田凹是清凉峰主道的门槛儿,又是千百年来徽杭(徽州至杭州)古道的必经之路,这里山高草野,是天目杜鹃花天然的主产地。每年春暖花开季节,红、黄、橙、蓝、紫、白,五颜六色的杜鹃花满山遍野,竟相开放,堪称一绝。这里又是浙江、安徽两省的分水岭,往东是浙江钱塘江支流的发源地,往西是龙川河支流的发源地,因其景色优美,气候常年宜人,炎炎夏季,这里便成为绝佳的避暑胜地。这里还有“上雪观音”圣地,都是远近文明做慈善之事的人居住。多少年来又作慈善茶亭,接待来往行人,奉上茶水,从不收钱。解放战争期间,红四军军长方志敏带军北上抗日时在此安营扎寨,曾亲自在观音堂的外墙壁上书写了“保卫大江南”之宣传标语,一直保留至八十年代“观音堂”重修,县档案馆有照片保存,成为当地极为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

从蓝田凹往南,翻过一座山便是庵基道姑圣地(当地人简称“庵基”),史传这里是历朝神妮道姑之福地,住在此处的妮姑与清凉峰“背妮岩”石洞府隐士侠客“云中飞”张洪、“过山龙”李云中等十余名好汉,遇有险情,能遥相对喊,声息互传,双方互保,确保双方安全。庵基道姑圣地是宝山奇景,这里山清水秀,翠竹环顾,气候宜人,是当今的休闲养息的好地方。

从庵基向西南五华里,同在古徽杭道上和同在大障河溪的蛇墓坑是千年古道中当年最为繁荣的板门店一条街。《白蛇传》中云:白蛇(素贞)与青蛇(小青)和法海和尚斗法失败,白蛇被法海和尚镇在杭州雷峰塔下,小青想与法海拼命,白素贞心知斗他不过,就拼命喊叫,要小青赶快逃走,寻找仙师学练神功,以图他日报仇雪恨。小青与姐洒泪而别,驾起白云飞往徽州群山之上,寻找高师福地。寻师途中,她想起被压在雷峰塔下的素贞姐,肝肠寸断,姐妹俩一起千年修练,从未离开须臾,情深似海,不知他日能否相聚?战胜福海并不难,难的是他手中的金钵佛宝太厉害,此仇何时能报?心下渺茫,这更使她思姐心切,心想还是先为白姐找个圣地,建个坟墓,好让姐能安息地下,并在人间留作纪念。于是,小青拨开云层寻找福地,当看到此处有一蛇形山脉,发源于清凉峰主脉,当时整座山脉发出万道霞光,金色冲天,小青即用神功指山为墓留在人间,“蛇墓坑”之名从此永世流传,而这里的板门店一条街也漫漫地消失了,只是留作神话传说流传人间。

从蛇墓坑继续再往西南走五华里,就到了障山天子墓。传说元朝时,有一天子带了随从周游江南。君臣从杭州市出发取道徽杭古道,经清凉峰,过蓝田凹,又从庵基道姑圣地至蛇墓坑,沿大障河溪一路来到百丈岩前,只见这里沿河小道杂草丛生,荆棘载途,行人极少。有些路段还需在悬崖峭壁上攀行,艰险异常,稍有疏忽就有掉下悬崖的危险。一随从因迷恋这里的秀丽景色,只顾与天子昂首观望,没有保护好天子,至使天子一脚踏在光溜溜的石板上,失足滑倒摔下悬崖,多处受伤,流血不止,随从紧急施救无效而崩。随从只好在障山上寻求宝地,为天子造墓安葬。一随从上攀上高山顶四处寻看时,只见一处山脉势如猛龙,龙尾在清凉峰顶峰,龙头在龙须山下,前方有两具宝石,一石形如金印宝座,一石形如玉玺宝座,真是上天易于之圣地,于是将天子安葬在两石正对的龙头正中之地。当地至今仍完好保存着一天子之墓,这就是“天子墓”地名的由来。

    从蓝田凹往西北约10公里,雄踞徽杭古道口的“江南第一关”便呈现在人们的眼前。海拔420余米,是当年徽商古道的重要关隘。关脚有岩口亭,依山傍水,景致清幽,亭门上书径通江浙四个魏大字。出亭拾级而上,只见高峰巨岩南北夹峙 ,怪石嶙峋,峭壁峻立;北岩的石壁之中,用人工凿开横档,嵌入长约2 米的花岗石板,筑成栈道。石栈宛若天梯,直插白云深处。天梯顶端,一孔云天,即为江南第一关隘口。从关脚到顶,有石阶1400级,其关之险要于此可见。关口垒石为门,楣石东刻徽杭锁钥,西刻江南第一关。人立关口,耳际风吻,远山如球,举目回望,怪石森森,向下眺视,逍遥河咆哮其中,水声如雷,慑人心魄。这里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解放战争年代,共产党游击队曾在这里与国民党的正规军打过几次仗。游击队依据有利地势,既能相机消灭国民党军的小股部队,又能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顺利撤退,为大部队打败国民党军队,提供有力支援。

这里也是古代徽州通往杭州最近的人行必经之路。当地盛传,宋代户部上书胡宗宪(胡梅林)家居龙川,在杭州市任官职时,来回经过这里都要绕道几十华里,他每次都要带上自已心爱的小狗,而到这里,狗崽就自行分开,到了岩石的尽头,狗崽子就早已在那里等待。如是多次,胡宗宪就想狗崽子一定是走了近路,于是他就备了一个大布袋,装满石灰,袋底刺个小洞,到了这里就把布袋捆绑在狗崽的尾巴上,结果狗崽就用石灰划出了一条捷径。胡宗宪回杭州后就着手筹款,雇石匠开始在逍遥开凿通道。凿道期间,由于款项很紧,这里离杭州又很远,工匠们的生活极为困难,常常吃不饱。一天,一位仙人下凡体察民情,到了此地,正好看到工匠们早出晚归,非常艰苦,就问工匠有什么困难。工匠们说:“是吃不饱饭。”于是仙人说:“这好办,你们明天早上到岩石的最里面的石谷间,在你们所开路之上一丈的地方有一个漏米的洞口,以后每天的早上去取米,足够你们这班人每天吃饱了。”工匠们听了,都将信将疑,等醒过来,想问个究竟时,已不见了仙人的身影。第二天早上,负责做饭的工匠就试着去察看,却果然是有一堆白花花的大米,他高兴地把它拿来做成了白米饭,从此工匠们不再挨饿了,做工也更精神有力,很快凿开了逍遥岩的石道。将近完工时,有工匠提出,漏出的大米仅够我们这班人每天吃的,工程要完工了,我们是否把漏米的洞口凿大一些,让它多漏些,能让每人带些回家与家人共享?结果,当工匠凿大洞口后却流出了水,再也不流大米了。至今,这个洞口还在不断地流出清水,这水清爽宜人,过往行人常在这里享用,喝上几口,甜美无比。后来有商人出款在此塑造了仙人石像,并建了一座亭,供行人瞻仰纪念, “漏米洞” 的传说也从此流传。后又有续传,这米是从杭州西湖区的一个军备粮仓底下流过来的,到工程完工时,这个粮仓的大米也已流尽,官府发现后就把粮仓扩为西湖的一部分,所以这个洞也就从此流出了西湖的水。江南第一关的通道后来经过历代绩溪旅外商人筹款多次改造,而今建成了远近闻名的国家文物保护遗产,是旅游观光的好景致。      

 以清凉峰为主峰的广阔地域内,胜景宝地观之不尽,神话传说举不胜举。生于斯长于斯的我,只是听一些祖辈的口碑言传,凭着不详的记忆回顾,与爱好的人们闲话几句。由于本人从没进过学校的门槛,写得文字粗浅,良莠芜杂,恐见笑大方。有兴趣者,可作茶余饭观。                           (作于20082月)

 

 

版权所有 清凉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电话: 18956362188 13865632153 举报不良信息电话:17756398069
邮箱:zgwjxsc@163.com 地址:绩溪县城适之街老凤祥银楼二楼 皖ICP备15023562号 皖公网安备 34182402000138号